我们总认为晚上多吃比早上多吃更容易发胖。同样的食物,不同时间吃,对身体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晚上的拉面虽然很有诱惑力,但同时也会让人产生负罪感……这些大家隐约感觉到的饮食时间对身体带来的影响,正逐渐被科学证实。从生物学角度来说,饮食行为可以通过早、中、晚不同时间段,在体内发生的各种生化学、分子生物学变化和饮食的关系来说明。
饮食是如何影响身体状况的?虽然各种原因错综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生物钟。可能有人第一反应是提醒我们吃饭的“胃时钟”,其实生物时钟也分很多种。而且已有多种不同的生物钟基因相继被发现,专家正对这些时钟基因的功能作用进行研究。本书由浅入深地解说了这些生物钟和生物钟基因的作用机制。摄取的时间段不同,食品或食材对身体会产生哪些实际影响?本书会根据各项实验为大家逐一介绍。此外,研究还发现食用的时间段发生变化,不仅对血糖值、肠内细菌、大脑产生影响,与肥胖、睡眠、疾病等也有很大的联系。例如,含有大量茶多酚的茶饮,在早晚两个时间段饮用,血糖值的上升幅度会有所不同。早餐吃富含色氨酸的大豆制品、乳制品、香蕉和鸡蛋,有助于夜间睡眠。还有,老人与孩子的“时间营养学”概念也是不同的,这些内容本书也会详细解说。受时间影响的不只是饮食,还有药物和运动带来的功效。这一部分会在时间营养学中详细介绍,同时还会拓展分析生物钟紊乱导致的“倒时差”现象,探讨运用时间营养学让健康升级的可能性。
讲谈社,健康,营养学
第1章 什么是生物钟
第2章 时间营养学“何时吃”“吃什么”“怎么吃”,都会改变身体状态
第3章 调整摄取食物纤维的时间,血糖值和肠内细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4章 生物钟和代谢-吃零食对身体好吗?
第5章 时间调理学-不同时间更换不同的调理方法,身体也会发生改变
第6章 各个人生阶段的生物钟-从胎儿到老年
第7章 时间药理学-为何服用药物的时间是固定的
第8章 时间运动学-早上运动和晚上运动,脂肪燃烧方式竟不相同!?
第9章 生物钟紊乱造成夜里各种“倒时差”
柴田 重信(しばた しげのぶ)
早稻田大学先进理工学研究科电气信息生命专业药理学研究室教授。生于1953年,1976年毕业于九州大学药学部药学科。1981年在该大学研究生院读完药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现为药学博士。曾任早稻田大学人类科学系教授,2003年起担任现在的职位。同时还担任日本时间营养学会会长等职务。
监修作品:『食べる時間を変えれば健康になる』。与他人共著:『Q&Aですらすらわかる体内時計健康法-時間栄養学・時間運動学・時間睡眠学から解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