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打击乐器的民族是不存在的”。
自古以来,人就会击打自己的身体或者物体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模拟动物的叫声和风雨等大自然的声音。乐器从发祥至今约2万年。信仰的祭典、政治仪式、军队鼓舞士气等等,声音和音乐会运用在各种各样的场景。根据风土气候和时代背景的变化,世界各地的“声音”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西洋乐和民族乐,两相对比又能向我们展现出怎样的内涵?从“声音”中看独特又雄伟的人类文化学。
【主要内容】
第1章 民族乐器 第2章 乐器的起源
第3章 从乐器分类看各民族的音乐观 第4章 乐器的声音
第5章 乐器的分布和历史 第6章 风土和声音
第7章 音·数·乐器 第8章 作为媒介的乐器
第9章 关于手工 第10章 喜欢的声音讨厌的声音
第11章 东方的乐器·西方的乐器
郡司 すみ(Gunji Sumi)
1930年出生于芬兰。毕业于德国路德维希堡的乐器制造专业学校。国立音乐大学名誉教授。国立音乐大学乐器学资料馆初代馆长。主要作品有『楽器学』『楽器概論』等。
解说:森重 行敏(Morishige Yukitoshi)
洗足学园音乐大学现代邦乐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