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生物为何会死亡》对死亡意义的探讨,以及《为什么只有人类会衰老》对衰老意义的剖析之后,作者的最新力作以“幸福”为主题。从生物学的角度,深入思考“人类生存的意义”。
本书作为该系列的第三部,聚焦于一个关键问题:在生物界中,人类在经历“某种变化”之后,为何难以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存在实现幸福生活的方法?
【摘自“序言”】
本书从生物学视角出发,将“幸福”定义为“能够与死亡维持一定距离的状态”。基于这一定义去审视现实,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阻碍人类幸福的因素。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一个关键原因竟然藏在我们每一个细胞的“基因”之中。
【内容摘要】
只有人类才有的“基因与环境不匹配”现象;幸福取决于“与死亡的距离感”;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的“幸福”是什么;
从生物学视角思考“领导者应具备的四个条件”;停止迁徙导致了差距的产生;人类并不擅长使用技术;
富裕与幸福并不一致;住在小地方就能变得“幸福”吗?不积压的幸福;“幸福”被刻在基因里;
除了长寿之外的幸福因素;人类是否处于灭绝的危机之中?
第1章 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的幸福
第2章 人类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第3章 “幸福”被刻在基因里
第4章 为什么人类无法“幸福”?
第5章 技术是否能让人类“幸福”?
第6章 为了获得“幸福”——生物学视角下的幸福论
小林 武彦(Takehiko Kobayashi)
1963年生于神奈川县。九州大学研究生院结业(理学博士),曾在基础生物学研究所,美国罗奇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研究,后任东京大学定量生命科学研究所教授(生命动态研究中心基因组再生研究领域)。前日本遗传学会会长。现在,他还担任生物科学学会联盟的代表。为了解开保持生命连续性所依赖的基因组重生(返老还童)结构,日夜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作品:『寿命はなぜ決まっているのか』、『DNAの98%は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