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四门自然科学整合,从纵观全局的视角梳理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本书是『自然科学史入門』(1998年由东海大学出版会刊印)改名后的文库版本。
作者是一名地质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大学老师。他注意到很多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对于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这四门自然学科只学习了其中的两门左右。然而,如果将自然科学分成独立学科单独学习的话是无法真正理解这门学问的。因此需要我们从纵观全局的视角,也就是从“自然科学史”的视角,来审视每个单独的门类在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史中所处的位置。
在古代,无论是哪个文化圈,最初诞生的科学都是天文学和医学。欧洲科学始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在中世纪由阿拉伯人继承并将其进一步发展,经由西西里岛和西班牙传入欧洲。另一方面,古代以后,中国的科学和技术领先于欧洲,在中世纪末期由中国传到欧洲,欧洲在该背景下掀起了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不久后又掀起了产业革命,宣布了蒸汽机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到了20世纪末,人类又面临着核能开发造成的辐射污染,以及将触手伸入“神的领域”改造人类基因的难题。
本书将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这四个门类划分成宇宙・地球观的历史、物质观的历史、技术的历史、生命观的历史,以此勾勒出整个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讲谈社,自然科学,科普
序 章 科学史概观
第一章 宇宙・地球观的历史
1 古代自然哲学中的天文学;2 牛顿的天体力学;3 直至20世纪初的地球观;4 现代宇宙论;5 二十世纪后半期的地球观
第二章 物质观的历史
1 哲学原子论和炼金术;2 科学革命和近代原子论及分子论;3 有机物化学;4 物质的终极结构│现代物理学的诞生与发展;5 二十世纪后半期的合成有机化合物
第三章 技术的历史
1 技术的起源与古代技术;2 中世纪起到近代初期的技术;3 产业革命与技术的近代化;4 电磁学的发展与应用
第四章 生命观的历史
1 古代・中世纪的医学;2 生物学的近代化;3 产业革命后的生物学
端山 好和(Hayama Yoshikazu)
1927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地质学系。理学博士。担任东京农业大学教授、日本地质学会会长等职务,2022年逝世。主要作品:『エネルギー資源論』、『地球の起源と歴史』(共著)。